四月尾日,古都剛剛送走一批批粉紅櫻花,迷戀追逐那燦爛的人們也走了。庭園宮宇池子裡,鳶尾花寥寥開了一些,大半還含苞等待著更暖的初夏。紫色的藤花逕自從古畫出來,淡紫色的雨,小瀑布般地從竹棚、從藝伎的髮釵垂下來。
京都的五月天,真正是屬於躑躅的季節。這花搭配處處新綠,粉色、桃紅、大紅色地渲染。躑躅就是杜鵑花、映山紅,又名杜宇,源鑲嵌玻璃自古代積勞成疾的好皇帝,化身會啼血勸世的鳥兒的傳說。
不是青驄馬,為何躑躅不前?此花宛如我心,到了這時節,雜陳著心事。
彷彿才是不久之前的夏末,帶著爸媽造訪。費了不少勁,才勸得他倆出遠門。甫進古都,爸爸驚語:「就像古早的台灣嘛!」顯然,這裡和他心目中所預期先進的日本帝國不一樣(那時心想,若是去東京,就不會這樣若有所失了)。但風景果真如畫,輝煌的金閣寺,水上金光閃閃的倒影。銀閣寺的松與鶴鳥,都入了鏡頭。問說祖孫誰蓋得好?爸媽異口同聲,還是阿公厲害。
散步在長長的哲學之道,底下一路流水游魚,岸邊小花和楓葉相伴。不記得都說些什麼,只不時擔心著病後的媽媽是否會太累。爸爸腳上的雞眼作怪,他討著要一人逕自回旅館歇腿,故半哄著說,黃昏的花見小路上說不定可以遇到「真正的」藝伎。還好藥妝店方便找到了貼布來緩解。
噴砂玻璃/雕刻玻璃:噴砂(珠擊法)是針對玻璃表面進行的一種破壞性的加工方式;利用高壓氣體夾帶細小的研磨砂材顆粒(氧化鋁砂)對玻璃表面衝擊,讓表面產生像顆粒化般的凹陷使之形成霧面或侵蝕面,而達到砂面有層次或有深淺似雕刻般的效果。為求表現圖案,我們使用膠膜來遮住不需要被破壞的部分,未貼膠膜的部分則被破壞,從而得到兩種不同的層次,形成圖案;依此法,我們可將圖案分成更多的層次,進行不同層度的打擊,或加上肌里膠使打擊後的玻璃產生各個不同的層次而形成圖案。
手工刻圖:在早期,需要由人工在貼好膠膜的玻璃上直接繪圖,然後將膠膜分割開來,撕去需要噴砂部分的膠膜。
機械刻圖:現在的噴砂則不再需要人工直接在玻璃上繪圖,而是用矢量軟體,如CorelDraw、Illustrator等軟體繪制出線稿,再交由“刻字機”將膠膜刻開,再進行噴砂。
噴砂設備:主要的設備有 1.空壓機 2.噴砂機(台)或噴砂房 3.砂桶 4.噴砂鎗或噴砂嘴。
圍坐在榻榻米上吃松葉蟹晚餐,她必須清淡飲食,鮮魚以外,只淺嘗一口北海的滋味,看著老爸和我們吃喝也滿足開懷。後來才驚覺,食物的記憶層,超越了所知的範圍:錦市場巨大的水蜜桃,甜汁欲滴的滋味,竟然那麼深刻地刻印在她的心口中:後期在安寧病房,靠著一玻璃屏風天比一天加重的嗎啡暫控制疼痛,曾經恍惚之中,兩手抱起小猴兒布偶,張口作吃桃子狀,緩緩地、慢慢地咬,一口又一口。
也是後來才發現的,金閣寺那張照片裡,她那淺淺笑著、粉紫色的衣裳多美?隔天再換一件粉紅色兩件式毛線衫,讓古都的風雲花樹,襯雕刻玻璃托得更雅致。為何當時感受不到,比平日更用心打扮、著裝,是為孩子準備著他日思念的容顏與身影?
千年古都,時間總在那裡躑躅。美麗而永恆,愛與不忍,也就這樣保存著了。